为了分析北京几个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等停车场地停车状况,找出停车设施方面的需求症结,北京市有关人员对北京市部分办公机关集中地区、宾馆饭店以及住宅等不同性质建筑的停车场停车现状进行了调査。
该次调査采用询问填表的形式、内容包括停车场位罝、停车能力、车牌号、车型、乘车人数、停车目的、停车后距离、车辆到达时刻以及离开时刻等。从大量数据中获得以下基础数据。
1.每日停车数置的变化
此次调査统计得出上述地区每个工作日9:00~ 16:00内15个时刻的停车数量,见表2-11。
从表2-11中可以看出,宾馆饭店一般在12:00-12:30的时候停车量最大,13:00-16:00 左右停车量最小,最小停车量为最大停车量的61%。由于南礼士路地区政府机关以及其他单位密集,停车目的大多以联系业务为主,而对外办公一般集中于上午9:00时以后。该地区的建筑性质决定了每个工作日9:30-10:00左右停车量最大,停车数量总体上比较均匀,9:00和15:30-16:00停车量最小,最小停车数量占最大停车数量的58%。表2-11揭示了不同停车 用地停车髙峰与平峰差距不同,发生的时刻也不同。
2.停车目的
两种不同停车用地的停车目的如表2-12所示。表2-12所示的调査统计数据表明,宾馆饭店所停车辆以上班、联系业务以及其他目的为主,占全部停车的73.5%。这与这些建筑物的性质有关。南礼士路地区,以联系业务为目的的停车所占比例最高,占全部停车的47.18%, 以上班为主的停车占12.11%。这些都与南礼士路地区办公机构集中有关。
3.步行距离
对南礼士路工作日9:00-16:00停车后步行距离的调查情况见表2-13所示。表2-13表明,车辆停放地点一般在出行目的地附近,从停车地点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很短。可以看出, 停车后步行距离小于50m的停放量占全部停车量的80.5%。这说明一方面,停车点选择与步行距离高度相关;另一方面,该地区现状停车地点占路停放,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给城市道路动态交通带来了很大影响。
5.乘坐人数
表2-15为调査地点小客车的乘客人数情况。调查表明,小客车平均乘座人数很低,60%以上的小客车乘客人数在两人以下,到宾馆饭店去的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
6.停车时间
从表2-16可以看出,调杳的各类型建筑的车辆停放时间都较长,平均停放时间都超过了半小时,停车时间超过40min的占绝大部分。表明调查区域停车场地周转速度较慢停车场规划布局时要允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停车管理中,要视主要矛盾特性,采取适度的对策。
(3)对上述地区停车车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所停车辆中,小客车占绝对优势,而且乘车人数大多在两人以下。因此,如能采取必要的针对小客车的措施,提高车辆的乘车人数,将可能减 少停车用地需求。
⑷停车时间统计表明,调査区域机动车的停车时间普遍较长,如果出行总人数不变,如能采取措施降低车:辆停车时间,将可以加速停车位的周转率。
本调査实例表明,解决目前城市机动车停放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停车调查在针针对性的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中占有重要基础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