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于人口
建设部建议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应按每人0.8 ~1.0m2计算,其中的机动车停车场用地宜为80-90%。
通过对市中心区人口与停车用地比例的研究,美国建议采用的市中心区停车用地系数如图所示。
美国停车用地系数图
这种方法的应用比较简单,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城市总体公共停车用地的把握是可行的。作为分区规划时,由于工作地点与家庭住址的关系在不同小区是不同的,因此,将这种方法简单应用其效果未必好。即使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把握停车用地总体水平,该方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我国城 市经济水平差异很大,沿海经济中心城市人们购买力已相当于新兴发达国家水平,内陆、西部地区市民依然在为吃饱穿暖费尽心思,在不同地区这一指标应当是有差异的,这点应在使用时适当考虑。除此之外, 建设部的规范并未指明人口的数字应当采用的是城市非农业人口、城市常住人口还是城市实 际承载人口(包含流动人口,如外来务工人口等)。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吸咐的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采用这种办法计算时,人口基数的取定也是要分析的。
②基于车辆数量
设规划期社会公用停车车位为P,规划期城市机动车拥有显为A(折算标准车),规划期停放在社会公用停车场的百分率为n(—般介于5%~15%),则P=An。
对美国1947~1954年城市千人汽车保有量介于204~380之间城市的中心区停车需求的分析,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市中心区停车比例(高峰小时)
美国50年代市中心区停车系数
图中公式:y-车辆数;x-市中心区高峰停车比例数;R2-复相关系数„
这一方法计算比较简单,可以应用的条件比较广泛,可在不同规模范围内使用。存在问题主要在于参数选择是否合适。例如,A是否应包括外地进入城市车辆,n的范围过大,实际应用如何选取等。
③基于高峰小时机动车出行量
设城市未来各种机动车拥有量为平均日出行次数Ni,高峰小时出行比PHRi,利用社会停车场比例为Bi,平均停车时间为ti,人境外地车辆与市内车辆数之比为K,则
这一公式的计算机理也较清晰明了,有关参数可在城市交通调査时得到,可在城市不同区域或不同城市使用。存在问题主要有:规划期参数确定的合理性及高峰小时泊位的包容性问题。事实上,不同用地吸咐停车的高峰时刻是不同的,城市交通的高峰小时是确定的,对某种用地而言,并不能使得全市高峰时刻的停车需求量大于其他时刻,因此,基于这种方法计算所得可能会在有的用地附近计算公建停车位偏少。
④基于出行次数分析
这种原理目前见诸报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方法1
设居民出行次数和城市货流OD调查,其中与研究地区对应的客货出行吸引量,分别为Dik、Dih其中选择乘车方式出行中剔除公交萤为客货车平均实载率为yk,yH,客货车平均吨位分别为Tk、TH,则可以计算出研究地区吸引的日客货车数量,然后再通过髙峰时间修正得到需求的泊位数。
方法2
直接进行城市区域的车辆OD调査,然后建立客货车吸引量与停车泊位的回归关系。如上海市1988年进行的城市交通规划建立了P= -297.96+ 1.267Tt+0.84Tp的社会停车需求计算公式,式中T和T分别为白天对应的货、客车吸引量。
从机理解释上,这种方法较上几种方法有所进步,但由于分析中环节增多,误差扩散作用的放大,会使结论受到一定影响。
⑤基于连接道路的通行能力
一个地区、城市或交通小区进出口道路的通行能力,客观上限制了其对外交通的总量。为 此,也可以利用通行能力估算出入交通量,从而判定吸引车辆的到达次数,据此推算需要的泊车位。可以用下式计算市中心区的停车泊位:P=2CK/100。
式中:C为进人市中心区街道通行能力;K为非通过交通占支线道路的比重。
对市中心区通行能力受限而使其车辆出入不便时,用这种方法求出的计算结果,可以修正仅考虑需求而不考虑供给可能的缺陷是适宜的,对于城市长远规划而言,停放车需求与供给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平衡问题,因此此方法也有较高的适用价值,只是该法计算结果包含了公共停车和配建停车,因此,还需进一步详细分析公共停车需求的大小。
⑥基于单一用地性质的用地特性
这种方法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方法。它通过对许多用地的详细观察、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于不同用地特性的停车需求贵。正在讨论的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提供的材料将城市用地分为8种,依据其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等特性,针对使用功能差别,分别提出了推荐的停车泊位指标,对于大小不同的城市,则又建议通过保持适当的差异来区分需求程度。美国运输工程师协会对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通过1450个单独的停车产生问题研究,他们将各种用地细分为9个大类77个小类,分别进行了髙峰停车面积与使用主要属性的统计建模, 得出了回归方程,为了便于使用者选用,还将各种用地的样本情况、回归情况以图文的形式出版。文中也将停车用地需要的停车与装卸泊位的需求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别给出了建议指标。文献表明南非也是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停车需求的。
这种方式计算所得的停车需求量,从机理上是十分合适的,对于配建指标的确定意义重大。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标准的高低与执行情况。例如,我国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中就是按照这一方法执行的,但由于原来标准偏低及停车规划用地在实施中被大量挤占,从而造成了现在许多城市停车难的现实。
这种方式的停车产生率,尽管用地性质相同,但在不同企业经营策略下,停车需求率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同为饮食业用地,肯德基与中华老字号的羊肉泡馍店在西安市就会有较其 他相同用地更高的需求。肯德基通过全球相同的质量标准和吸引儿童及青少年从小开始喜欢 这一饮食文化的战略,可以使不同城市地区、不同城市乃至国家的消费者具有一个更可靠的消费预期,从而将具有一般餐饮业所无法比拟的广泛的市场基础,由此导致了更高的顾客数与停车产生率,而羊肉泡馍是西安市的城市标志性饮食文化产品,除了本市市民的喜爱外,更是国内外游客西安一游主要内容之一,将会有许多观光者光临,他们的到来必然产生额外的停放车需求,而目前某些老字号门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实际上对商业经营有较大的负作用。